人工智能首入政府工作报告
3月5日,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,要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。全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,加快新材料、人工智能、集成电路、生物制药、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研发和转化,做大做强产业集群。这是,“人工智能”首次写入全国政府工作报告。
实际上,人工智能产业及相关公司在2016年就颇受政策和资本青睐。2016年7月,在国务院印发的《“十三五”国家科技创新规划》中,人工智能被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中的一项列入规划。

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正引起从国家到产业不同层面越来越多的关注。相关专家预测,2017年,轻量级的人工智能应用可能落地,AI将成为创业热点。国内外出现了较多的人工智能领域投融资事件,主要涉及服务型机器人、新媒体、医疗、金融等行业。同时,今年人工智能和产业的结合会更加紧密,之前的人工智能更多偏重大企业的AI实验室和研究院,今年很多人工智能具体项目将会进入应用端,将出现人工智能渗透各行各业的现象。现在,很多主流企业也在工作中应用很多AI技术。但当前人工智能行业无论从资金、人才还是资源上,都需要有更多支持以促进技术创新,而将人工智能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,毫无疑问将有助于相关技术的突破。
在数据、计算、需求、政策的合力推动下,人工智能已经到了爆发的关口。从近日发改委批复筹建深度学习、类脑智能技术等一系列国家工程实验室,到发布“互联网+”重大工程拟支持名单,可以看出国家政策层面对于推动包括算法、数据以及计算资源等在内的人工智能基础资源平台建设的重视。
人工智能的发展依赖于多项复合技术的协同发展,包括计算能力的增强与重构、数据的感知与采集、算法的实现与优化等,均需要全面发展。除了一般理解的软件与算法层面之外,人工智能还对包括处理器、传感器等方面的硬件领域带来需求,从而使相关产业链上的企业受益。